1、 色差
色差是影響色紡紗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,需嚴格控制各個環節。
(1)選用同一批原棉染色,回花回卷不回盤使用;(2)進行小樣試紡,批與批之間要求對準標樣,準確確定不同色澤原料的混合比;(3)半制品要先做先用,應規范搭用條子、回花,杜絕條子搭錯拉錯,避免細紗生頭紗用錯或者粗紗生頭紗用錯;(4)混棉要均勻,色差大的頭尾棉卷應及時回攤或搭用,控制捻度要均勻。
均勻混棉防止色差是做好色紡紗的關鍵,小批量生產采用人工混棉費時費力,批量大的訂單宜采用機械混棉,而人工機械混棉方式則對大小單都適宜,將所需原料按所設定的比例稱重后投入機械混棉,配比原料按色比稱重后,經過充分的均勻混合后打包待用。工廠可以利用圓盤混配經改造的多倉混棉機打包,改進了常用的雙清雙梳耗能費工又繁瑣的工藝。
2、布面有飛花、飛纖飛花、飛纖是色紡紗的“癌癥”,冬季易出現,與原料、品種及車間溫濕度關系很大,主要控制措施如下。
(1)混棉管理及源頭要抓好,拌花現場要嚴格要求不能混在一起,色棉中杜絕異色雜棉,而且特別小心原料的隔離,品種之間的銜接要注意清潔,加大對原料的檢查力度。
(2)生產過程中加強清潔工作十分重要,尤其在各工藝品種翻改時。清潔以粘、揩、卷、吸為主,嚴禁吹、打、拍,以免使纖維轉移到相鄰機臺上,洗車及清潔。
(3)合理使用回花及管理,包括運轉生產回花及實驗室回花等。
(4)推行6S現場管理,即整理、整頓、清掃、清潔、素養、安全。各種容器清潔到位;半制品要用包布蓋住,備用粗紗放入專用的地點和箱子;細紗也要用清潔的布罩起來;另多配置些容器筒管,現場照度要明亮。
(5)做好機臺之間的隔離工作,從并條工序開始,運轉時各機臺都應有單獨的隔離措施。根據車間氣流流動方向,按品種、色系合理安排機臺。色系敏感的品種,宜在機臺上安裝異纖清除功能,電清參數要合理,及時將筒子用塑料袋包裝起來運往包裝車間。
3、色結、棉結明顯棉結是一項重要的質量指標,需要有效控制。
(1)選擇細度適中、成熟度好、單纖強度較高、短絨少的原棉作為原料。
(2)按品種要求配棉,對于高品質紗,可采用兩次梳理;對色結要求較高的品種,部分色棉采用生條甚至精網配棉;采用條混工藝,色條與主條的差異不可過大,色條配棉的色比控制在百分之50左右,避免出現色條及黑、白束。
(3)設備狀態要好,尤其是梳棉工藝,各機臺要同工藝,各機臺梳棉落棉量差異控制在百分之0.5以內,并粗工藝主要是控制重量不勻率,減少長粗節長造成棉結的現象。
(4)在細紗工藝,由于短絨較高,需做好牽伸部件及工藝的優化,以減少棉結。
4、 換箱清潔色紡紗不同品種清花換箱清潔措施是個經驗問題,清花機組多,管道、通道掛花不太好清潔,可以采用如下措施。
(1)用白色斬刀花洗車,10 kg左右,洗下來的斬刀花盡可能安排色系相近的品種銜接,斬刀花下次還可以用來洗車用,當色斬刀入庫。洗車的時候如果成分相差很大,比如棉改全化纖品種,做清潔洗車要多洗幾次,要求細致。
(2)根據品種色系或要求,洗車時防飛花是關鍵,用白色斬刀洗車,然后跑下空車,普通品種就行了,反差大的品種需要更仔細。
5、 皮輥皮圈被染色的問題色紡紗在牽伸中會使皮輥皮圈染色,存在如下情況。
(1)兼做色紡紗的企業,在整個生產流程中,對色紡品種有一條或幾條生產線時,應單獨配置一套專用的皮輥皮圈清潔絨布,如果專做色紡品種,對皮輥皮圈應做特殊清理清潔。
(2)顏色接近的品種問題不大,皮輥皮圈一般不用換,因此盡可能地在色系接近的品種之間翻改,主要是防飛花,也會提升效率;如果顏色差異大,不但要求清潔干凈,同時需要清洗皮輥皮圈后才能上車使用,一般可結合平揩車的周期進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