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火腈綸紗線的生產實踐
原料特性
防火腈綸平均長度51mm,但有70-80mm的長纖維,纖度1.1dtex,斷裂強度2.59cN/dtex,,伸長率20.1%。與普通腈綸相比,強力及伸長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。
原料處理
原料回潮率10.4%,纖維卷曲多,手感發澀、糙。生產前需噴抗靜電劑、水進行養生處理,以增加可紡性,分別用水15%、抗靜電劑0.5%調制的溶液噴灑后放置在養生房燜置48h,要求養生房溫度控制在30℃左右,噴灑溶液時采用人工逐層鋪開,以保證纖維均勻吸附,使原料上機時回潮率達到15-20%左右。
紡紗工藝流程
養生后的防火腈綸投入生產后一直處于放濕狀態,所以,上機前需要專門拉出一條生產線,各工序機臺全部用隔離布單獨圈起來,且采用地面灑水、噴灑溫水等方法保證車間濕度偏高控制。
棉卷、生條、并條、粗紗、細紗等半成品下機臺后及時用塑料袋包裹,盡可能減少水份散失。
開清棉工序
開清棉工序采用“勤抓少抓,多松少打,以梳代打,減少落棉”的工藝原則,適當降低梳針滾筒打手轉速、縮小塵棒間隔距、加大梳針滾筒打手與塵棒間隔距,以減少纖維損傷、降低落棉量,開清棉主要工藝參數:各打手速度適當降低,梳針滾筒速度由650r/min降為550r/min,,抓棉打手速度由720r/min降為650r/min,增大緊壓羅拉壓力,并在成卷機上方加裝吊錠,粗紗條與棉卷同步卷繞以利于棉卷的分層,防止退卷時粘卷。控制棉卷存量,備用卷全部用塑料袋套好防止水份散失。
梳棉工序
梳棉采用“減少打擊、梳理適度”的工藝原則。適當調整錫林與刺棍的錫刺比,適當降低刺輥轉速、放大刺輥與給棉板間隔距,以減少纖維損傷;
適當縮小蓋板與錫林間隔距,以加強對纖維的梳理,適當降低出條速度至50m/min,生條定量20.5g/5m。梳棉機臺進行單獨隔離加濕,相對濕度由原來的55-60%調整為60-70%。
實測生條質量指標:重量不勻率4.0%、條干CV值5.5%、生條棉結數1粒/g。
并條工序
并條(JWF1312A)隔距調整至17*27mm,皮輥全部進行抗靜電劑涂料處理,以減少靜電引起的粘纏現象,選用適紡化纖抗纏繞性能好的膠輥,操作上生條按筒號固定供應并條機臺眼號,條筒交叉使用。
機臺采用隔離加濕,機前換筒時,將塑料袋置于條筒內,滿筒后封袋保濕。保證相對濕度70%左右,車速適當放低,定量19.5g/5m。實測熟條質量指標:重量不勻率1.2%、條干CV值3.8%